在黑絲絨般的天空中,錯落的散佈著一閃一亮的小星星。

有時,天空特別的清朗時,星星們都出來了。

密密麻麻的,好不熱鬧。

有時,雲哪、霧啊遮著,彷彿看到了一些,卻又不是看得很清楚。

好像只有愛玩的那幾顆,溜出來玩了。其他的,留在家裡看電視呢。

有時,一顆星星也看不見,都睡覺去了。。。。。



我們的記憶,是否有點像這些小星星?




某些時候,靈台特別的清明。芝麻綠豆的前塵往事,件件鮮明。

有些時候,幾件特別的回憶,突然毫無預警的就這麼跳出來,嚇人一跳!

更有些時候呢,明知道那裡有件事,卻是怎麼都叫不出來。

好像繞著一個盒子打轉,就是無法打開它,可把人急得唷。。。



看到 oldpal 提到“
稱呼“,馬上就出現了老年人的聯想。

小時候,一個人可能有好幾個“外號“。

每換一所學校,就有可能換一次外號。

用外號來連結一個人的外貌、特徵、行為,真的讓人不容易忘記。

我最記得一個初中女同學的外號,叫做“老烏龜"。

就是因為她懶洋洋的態度,實在太貼切了。

高中一個同學,叫做“無姓氏“。因為她的本名,就是這麼發音的。

大學的死黨,“賴皮“(因為她姓賴),“毛毛“(因為她姓毛)。



記得在高中時,我們流行稱呼“某人兒“。

把對方的姓,加在“某人兒“之前,就便成了“X某人兒“。

稱呼自己,也是“我X某人兒“。

還要在開口叫人之前,來個“喲~“字。

就像說相聲兒樣的,張口就是“喲~~,X某人兒啊,.........“。

我的天敵,是一位“張某人兒“。



我只要一聽她招呼我,“喲~~,我說X某人兒啊,.........“,

就只好搖頭嘆氣的自認倒楣啦,又躲不掉啦。

她小姐的事蹟太多,最多最有名的就是“流口水“事件。

我們都是屬於座位“X四號“的左右鄰居,所以常常要互相改考卷。

她小姐睡午覺,必流口水。

每當睡醒時,她臉龐下方的考卷,都有“睡過“的痕跡。

可想而知,我們這些可憐的鄰居,在必須改她的考卷時,

是多麼的膽戰心驚啊!!

實在,很難~~~找到“下筆“之處啊!

所以,我們都練就一手“懸腕“的好工夫,只可憐了紅筆,避不開那些小水窪。



來到美國後,使用英文名字太過自然,

即使別人介紹過他們的中文姓名,也是很少記得住的。

英文名字,有它的好處。

第一就是輩份消失。除非特意的尊稱 "Mr." 或是 "Ms./Mrs."

但是,英文名字用久了,竟然發現記不住人家的“姓(last name)“了。

尤其是當西方人的姓很“長“的時候。

老中的姓,這時反而倒很好記了。

剛到美國時,學校中的那些辦事員老太太,

常常衝著我們“honey、pumkin“的喊個不停。

那時覺得“怎麼這樣?我和妳又不熟!“,好虛偽哦!

現在我卻非常能了解,這真是英明啊~~!



你有沒有過,腦子裡浮現出一張臉,你卻怎麼也配不出個名字的時刻?

你有沒有過,和A聊到B時,自己和A,就沒一個人叫得出B的名字的時候?

然後,死命的打著對方,口裡喊著“你豬腦啊,就那個...那個誰啊.....!“

你有沒有過,當對方笑盈盈的問著你“還記得我是誰嗎?我叫什麼名字?“,

讓你很想掐死這些開茶館的大茶壺,以絕後患的時刻?

對,就是這些時刻!

這種短暫性失憶的時刻。

那時,我真的很想衝著他們“蜂蜜、南瓜、達令“的亂叫一通。

再補上一句,“名字不重要啦,生不帶來、死不帶去的!“。



現在年輕人,動輒“X姐“、“X哥“的喊,

我,我 ......... 我還是不很習慣啊。

蠻彆扭的。

我很懷念那種稱呼別人連名帶姓,稱呼自己“敝人在下“的時候啊!

那種親切,很直接了當。

“我就是和你說話啊,不然,我叫你名字幹嘛?我有病啊?“

名字嘛,就是個代號,就是讓人拿來喊喊的嘛。

不喊,就容易忘記耶。。。。






 
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










Today's Visitors: 0 Total Visitors: 4
-----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issvl 的頭像
    missvl

    missvl

    missv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